“当代人不爱读书”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很可能是关于这个话题最著名的一份文本。在书中,他将电视比喻成致幻剂,认为它将一切都娱乐化,抑制了人们的文字阅读能力,使人们沉浸在感官刺激与欲望中,进而造成了文化精神的枯萎。
这本书写于四十年前。彼时,以文字为载体的印刷时代才刚刚步入落寞,以视频为载体的电视时代蒸蒸日上。在更加“娱乐至死”的当下,从早期的微博、微信到近两年崛起的短视频、直播,碎片化娱乐方式进一步蚕食大众读者深度阅读的时间。
但数据告诉我们,波兹曼的担心还没有成为现实。每年的“世界读书日”( 4 月 23 日)之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都会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今年也不例外。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其中,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8本,高于2021年的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3本,高于2021年的3.30本。
(资料图)
透过更多关于中国人读书的数据,我们拼凑出新时代阅读生态:在书房,在公共图书馆,甚至是在上下班拥挤的地铁上,读纸质书,在手机上读,用耳机听……我们发现,尽管有着来自各种媒介与其他快乐之源的竞争,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读书,但始终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在读。
阅读,仍是现代社会的普遍需求。
一、当代人比你想象得更爱读书
总体上看,中国人读的书越来越多了。对比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近十年阅读数据,中国人阅读量在持续缓慢提升。2010年时,我国人均阅读总量仅4.98本,而到了2022年,人均阅读总数已经高达8.11本。
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居民,成年人或是未成年人,阅读率都有所提升。尤其是14——17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的阅读量始终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课外书的阅读量从2010年的平均9.99本,提升到了13.15本。
即使是日常生活已经被工作填满的打工人,也并没有放弃阅读。根据《2023年全国职场人阅读报告》的统计,有超过75%的职场人日均阅读时长高于半小时,近34%的职场人日均阅读时长高于1小时。在阅读开销上,超过70%的职场人每个月平均阅读开销超过50元,按照2022年图书平均价格换算(48.63元/册),职场人每个月至少会买一本新书。
与此同时,大部分人仍希望能读更多的书。在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中,超过七成的人对自己的阅读状况仍不够满意,有30.5%的人认为自己读的书很少。
二、女性成为购书主力军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从更多图书电商平台披露的数据,我们发现女性成为了当下图书市场的消费主力军。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3线上图书消费观察》显示,女性网购图书的销量占比53%,高于男性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该研究院在2022年发布的另一份报告显示,在2019~2021年这三年间京东图书新增消费者中,女性消费者的数量是男性的2.38倍。而在近年崛起的图书零售渠道——短视频电商上,女性的购书热情更加凸显。抖音电商的数据显示,2021年的图书消费人群中,女性占比71%。
但从购书偏好来上,女性购书并非为了自己,更多是为了孩子与家庭。京东数据显示,在女性图书消费偏好中,童书、家教、中小学教辅、家居、育儿占据了一半,这些则完全不在男性的图书消费偏好之中。由此折射出当代育儿现状——女性更多地承担了育儿辅导、亲子教育的重任,而男性往往“缺席”。
三、乡村小学生人均阅读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性别之外,更显而易见的差距存在城乡之间。目前,我国有2.5亿儿童,其中1亿在农村。《2022年乡村小学阅读状况调查报告》通过26万份调研样本呈现了他们的阅读现状:乡村小学生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3.27本,这数字甚至不到全国同年龄段群体的平均水平(10.32本)的一半。
常年关注乡村教育的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曾言:“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基础是阅读公平。”而城乡未成年人之间阅读“鸿沟”正是当下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巨大的不平等现状的缩影。除了基础教育之外,城市孩子能够更多地进入兴趣班,参观博物馆、科学馆和图书馆,乡村儿童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多半只能被困在相对闭塞或是单一的环境中,难以获得相同的机会。
乡村小学生之所以看书更少,并非是因为缺乏阅读兴趣,上述报告数据显示86%的人都表示喜欢阅读课外书。其中有近半数(46.7%)表示喜欢阅读,“但不经常看”。喜欢但不经常看,这看似平淡的表述背后可能是无数“求而不得”的故事。图书资源短缺成为乡村儿童阅读受限的首要原因。城事智库研究院调查显示,74.58%的乡村儿童在“阅读受限”的原因中选择了“图书设施不足、资源有限”。
接近一半以上的乡村儿童,居住地3公里内没有任何图书设施(如,书店、公共图书馆、移动书屋等)。仅有的书店多以教辅类书籍为主,同时,受家庭经济状况和认知所限,很多父母给孩子买的书也多是习题集、作文书。
四、超五成读者认可阅读缓解焦虑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哲学家培根四个世纪前所说的这句话,即便是当下这个人工智能已经普及的数字化时代也仍不过时。
尽管大部分人已经拥有了最便捷的渠道获取大量知识,调研显示,71.35%的职场人在阅读中享受知识与思维的乐趣。65.94%的职场人为了职业发展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而读书。66.74%的人希望借书解决人生困惑以及生活烦恼。
除了实用之外,在过去几年间,人们更深刻地看见了阅读是如何在不确定的年代为我们建构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020年初,一名轻症病人在医院病床上阅读《政治秩序的起源》的照片曾在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成为了近年来关于阅读场景的代表性影像。
阅读既不会缓解饥饿或是疾病带来的痛苦,也不能解决现实的愁闷,但总能在某些时刻抚慰你,为未来积攒一些平静与力量。《国民阅读洞察2022》调研数据显示,过半数的被访者认为阅读有效的缓解了自身焦虑。43.6%的被访者希望借助阅读来提振信心,激发斗志。
五、人均书房面积不足一个马桶大小地铁成为当代人的第二个书房
尽管深知阅读的意义,随着生活被快节奏运转以及海量信息切割得愈加琐碎,我们的阅读习惯也被迫重构,碎片化成为一种阅读常态。
从阅读场景来看,《2023年中国国民家庭阅读白皮书》显示家里依然是用户最常阅读的场所,有68.4%的用户更爱在自己的家中阅读,包括书房、卧室等区域。但由于城市房价寸土寸金,要保留书房这一“精神居所”的成本也越来越高。《2021中国书房与阅读现状洞察》发现中国人均书房面积仅0.65m²,不足一个马桶大小。全国实现“书房自由”的平均成本为29万元,其中深圳、上海、北京的书房成本位列前三甲,分别高达近110万元、78万元、75万元,一线城市近9成家庭没有书房。
失去了“书房自由”的当代人开始在日常生活罅隙里见缝插针地阅读。2018年开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编辑朱利伟在每天上下班时坚持观察并拍摄着在地铁上拍读书的乘客,并把这些照片上传至豆瓣相册《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五年时间里,该相册累积了2500多张照片。
超长通勤被赋予新的价值,公共交通成为了当代人的第二个书房。《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显示,北上广深的上班族,平均每人要花41分钟通勤。36个全国重点城市中,有超过1000万人的上班通勤时间在60分钟以上。
对于早九晚六的上班族来说,日常的大部分时间都已被工作占据。在没有加班的幸运情况下工作日的晚上以及周末,扣除处理日常琐事、家务活、陪伴家人与社交,剩下的零碎时间才能想想还有没有力气阅读。每日穿梭在城市两端的上下班路程反倒成为稀缺的完整阅读时间。
《2023年中国国民家庭阅读白皮书》调研结果显示,有54.1%的用户喜欢在地铁、公车等通勤时间进行阅读。在极端通勤现状更加普遍的一线城市,居民通勤阅读时间甚至占到了他们整体阅读时间的79%。
六、电子书增长迅猛,但国人仍爱纸质书
许多人会在地铁上阅读,只是未必都是读纸质书。毕竟想在大城市拥挤的早晚高峰找到足够站立的空间都不容易,腾出手来看书、翻书实在难以想象。
轻薄、便携,能够适应手机平板等不同电子产品,这是电子书压倒性的优势。因此相较于纸质书,电子书成为了许多读者碎片化阅读时的选择。数据显示,中国的数字阅读接触率从2009年的24.6%,攀升至2022年的80.1%。
电子书和纸质书之争,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自出现开始,电子书就被视作颠覆者。2004 年,第一个电子阅读器问世,一两年之后,Kindle 问世,销量急剧增长。当时,“纸书消亡”已然成为许多人的断言。Kindle发布的四年之后,亚马逊在 2011 年宣布自己美国网站上的电子书销量全面超越了纸质书。每销售出 100 本纸质书,就有 105 本电子书被售出。2012年,国内电子书收入年平均增长幅度达20.5%,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书籍的终结”成为了全球图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但它的极速增长没能继续。从2014年开始,电子书遇到销售瓶颈,纸质书销量却在触底后迎来上升。皮尤研究中心在一篇报告中指出,2018年,“67%的美国人至少阅读了一本纸质书,而阅读电子书的比例则从28%降至26%。”中国图书市场亦发生了同样的变化。
尽管近年来持续增长,但电子书市场规模也并不大。北京开卷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986.8 亿元。而根据《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这一年14亿中国人整体数字阅读产业规模为415.7亿元。
据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21年,有45.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这一比例较往年(2020年43.4%,2019年36.7%)升高。
从阅读种类上看,电子书也并未像人们曾经设想的那样,通过技术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最终覆盖所有书籍品类。《2020年度上海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在纸质书种类的偏好上,市民选择阅读最多的是人文社科类书籍,占比为 26.44%,而在电子书种类的偏好上主要集中在文娱类(27.50%)、生活类(12.40%)和资讯类(10.80%)图书上。这说明人们阅读电子书的目的,还是以轻松休闲以及获得讯息为主。
七、超五成月消费90元以上的用户每天至少听一次有声书或广播剧
过去阅读总是与视觉、触觉,以及新书的气味联系在一起。现在,对听觉的追求也使有声读物取得了进展。有声书成为近年来需求上升最为显著的阅读介质。2017年公布的第十四次国民阅读调查中首次加入了听书调查相关数据。2022年中国成年国民听书率从当时17%增长至35.5%。
在已有的有声书消费者中,收听黏性似乎已经形成,还有不少人愿意为之付费。艾瑞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月消费90元以上的用户每天至少听有声书或广播剧一次。每月消费11-20元的用户中,有近一半的人每周听5-6次(44.9%)。
在这个“多任务打开”的阅读新时代,听书是一种能让你把通勤、等位、吃饭、上厕所等各种碎片时间拿来看书的方法。这是它兴起的一大原因。也正是这种对阅读场景极高的适配度,有声书在减压以及提供娱乐的同时,还在人们无法出行、无法与亲人朋友见面时提供了陪伴与疗愈的感觉。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59.2%的用户消费听书产品追求的是“调整情绪、安抚心灵”、“轻松娱乐”和“打发时间”。
除此之外,在闲暇时间愈发减少的当下,节省时间也是听书兴起的重要原因。当下很多有声读物,其实并不是“全书”,而是重新制作的音频产品。一本二十万字的书,先找人看完,写一个三到五千字的梗概,再找人读出来。RUC新闻坊统计的数据显示,讲书产品的时长和原作品长度直接相关。二百多页的书籍,20分钟即可讲完;但像《论法的精神》这样上千页的“大部头”,讲解则需要2个小时以上。不过,这已经大大缩短了阅读时间,让难啃的“大部头”专著成为方便的“即食罐头”。
而在“得到”听书里,原作长度对解说时长的影响力则要更弱一些,耗时最长和最短的书时间相差大多在1小时以内。各个栏目下,最短的讲解音频一般在15-20分钟,而最长的大多集中在60分钟左右。
八、平均每天通过抖音电商售出的图书超过百万本
电子书与听书的崛起都围绕着一个问题——有限的生命与注意力与无限的知识与好奇心的矛盾中,我们如何更有效率、如何最大化利用时间。人们通过多任务处理——在吃饭、睡觉、走路等一切日常活动中见缝插针地学习,来缓解一些知识焦虑。这样也仍然不够。
一种看似更高效的阅读形式开始流行。在TikTok上的BookTok标签里,人们通过短视频形式探讨和推荐图书。视频内容短则20秒,长也不过2分钟。最常见的内容形式是,一摞书摆在前面,博主一口气推荐或者排雷,或是针对一本书,用“它彻底改变了我”、“看完之后哭得我昏天黑地”这类非常简短的个人阅读感受安利或是排雷。
在几乎要被海量信息淹没的当下,我们需要在短短几秒内能够迅速判断出这个内容是否值得。目前该标签浏览量已经达到惊人的 1663 亿次。
在国内,TikTok 的姐妹应用抖音呈现出了同样的趋势,根据《2023抖音读书生态数据报告》,过去一年该平台时长超过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发布数量同比增长达279.44%,读书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5.17%、收藏量同比增长276.14%,直播观看人次则同比增长近一倍。
一种常见的批评认为,真正有资格成为稀缺商品的“知识”,需要系统性、长期性的脑力活动才能获得。这类“替人读书”的视频将原作复杂、丰富的细节与情感极大地压缩,观看者获得的二手信息只是在让人产生读过很多书的错觉,缓解自己在这个快速变化时代的知识焦虑。长此以往我们很可能丧失阅读的能力,乃至失去能够让我们进入深度阅读的注意力。
但反驳的观点也很理直气壮。学者毛尖指出,短视频带来的不一定就是浅阅读,短视频里藏着这个时代的灵魂。在这个“读秒时代”,从交通到爱情,从人文科学到文艺逻辑,“快速”成为首要标准。短视频不过是把时代的这种歇斯底里结构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出来,它们快速地把过程抽干风干,用神经病批评神经病。
或许短视频正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短兵相接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专业的说书创作者、作家以及学者止庵在抖音平台的分享活动上也曾表示,“抖音降低了普通人接触文学的成本”。
许多读者会在观看短视频之后产生对某种或某类书籍的兴趣,进而选择阅读相应书籍。尼尔森的一项报告调查了英国年轻人(14-25岁)的读书和买书习惯。结果显示,社交平台荐书正在成为年轻人了解新书的主要渠道。其中YouTube是年轻人在线发现书籍的最主要渠道(34%),使用TikTok的受访者占比32%,使用Instagram的占比27%。
在国内,短视频平台也正在成为购书的主要渠道。北京开卷数据显示,受到大环境影响,2022年线上线下图书销售数量、销售码洋均明显下降,只有短视频平台的图书销售实现正增长,同比上升42.86%。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今,平均每天通过抖音电商售出的图书就超过百万本。某种程度上,短视频与图书的结合是纸质书在互联网时代找到的新的生长土壤,而这样的阅读也未必不能成为读者开始深入阅读的第一步。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关键词: